Skip links

11年级转轨,ED脆录TOP文理学院,苏州中学Z同学的非典型申请之路

11年级转轨确实是个极大的挑战,但亲历这个过程对我来说也非常有意义,我的活动、文书都和其他一直走国际路线的同学不太一样,希望我的故事可以带给你一些启发,能够从更多角度去看待申请这件事,最重要的是,找到真正自己想做的事。

Profile

Clement

高中:苏州中学

ED录取:Grinnell

格林内尔学院

U.S.News全美最佳文理学院第11名

录取专业:社会学

01申请历程
Q: 11年级转轨的心路历程
A:十一年级确实是个很晚的时间,其实留学并不是那时候突然产生的想法,之前中考的时候我就在犹豫是不是要走国际路线, 但后来我考上我们学校的重点班,觉得不去有点可惜,就还是留在了体制内。我从小就对文社科很感兴趣,上了高中之后在深入了解了国内外相关专业的研究方向和教学模式之后,我感觉我想学的专业,相比留在国内还是留学应该更适合我。所以就在十一年级转到了国际部开始筹备留学的事宜。这两年其实我学业压力非常大,一边要学完成合格考的体制内课程一边学习AP课程,所以也想提醒要转轨的同学们,决定了就尽早转。
Q:能分享一下定校定专业的过程吗?
A:专业的确定我还是比较顺利的,从小我就对社科方面有很大的兴趣。我一直觉得人是最复杂最有意思的研究对象,可以从人身上看到无限多的可能性,所以虽然我文理成绩都不错,但我还是想以后学文社科。选校的过程我确实比较挣扎,在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中有过纠结。在选校时,Linda老师为我详细介绍了各种类型学校的特点,以及我目标专业比较好的学校是哪些,和我成绩能力比较匹配的是哪些...经过细致了解后,我感觉更喜欢文理学院的氛围。确定了大方向后,老师就带着我对前三十的文理学院都去做了院校调研。当我在看到Grinnell的时候,我还记得在它的官网上在很显眼的位置写着一个“Quirky”,一个学校把这个特质写在官网上,就让我一下就记住了他,我对它产生了很强烈的兴趣!在院校调研的过程中,一个学校形象在我眼里是会慢慢拟人化的,然后我会问问自己,更想成为哪种人?比如说:Grinnell在我眼里像个不争世事的“社会活动家”,从校史中我了解到,在南北战争时期,Grinnell就是充当一个黑人北迁途中中转站的作用,也是密西西比河以西第一所能够有黑人学生的学校…从这些点点滴滴,大概就可以构建出一个学校大概的轮廓,这所学校就非常热衷于社会贡献、社会进步,然后我就套用在自己身上,问自己想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Q:能回忆起当时为何选择益博吗?
A:我喜欢的这个方向我心里也清楚,其实在就业方面没什么优势,而且也不怎么好申,但益博很打动我的是,在咨询沟通的环节,老师了解了我的想法之后是很平等的去看待这个问题的,从我的角度出发去谈接下去的规划,并且也告诉我了自身的长处和不足,未来该怎么做等等…没有说因为社科专业前景不是那么好,就建议我改变想法。也没有和我说什么专业好申,让我“曲线救国”之类的,我觉得老师很尊重我,这个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了解益博的规划流程后,比较打动我的是这里不是所谓的“流水线”生产,有明确的针对我个人情况的规划逻辑,对我个人的特点、优势、短板…都有考虑到,也根据我个人情况给了很多我可以用到的资源。
Q:申请过程中,益博对你最大的帮助体现在哪些方面?
A:首先是带我的导师,我的规划导师Linda老师非常有经验,但她不会因为经验就为我规划一些模板式的动作,更不会说“你应该去做这个,去做那个”,更多的是引导我思考我想做什么,然后她再帮我找到更多支持和资源,帮助我去完成我想做的事。我和能力提升导师Ciel老师算是亦师亦友,整个申请材料中,我对自己的文书其实特别满意,在这里,文书不是说我写完了老师给我改,或者甚至让老师代写,整个文书创作过程也让我觉得很有意义。当时Ciel老师带我做头脑风暴的时候,给我介绍了Job List的方式,就像名片一样,把我每个时期做的每一件小事用一小段形容写出来,有点像活动列表,但好玩很多,我这样重新梳理了自己的做的事,再重新反思当时做的这些事,又有新的感悟,经过挖掘我最后是写了差不多六篇文章,我们再一起讨论哪个话题和写作方式可以写的更出彩。我觉得美本申请很注重个性塑造,学生呈现出来的形象是真实的,还是学校机构家长捏造出来地,看的人是能够感受得到的。所以我首先是觉得益博的规划思路很适合我,公司历史也十几年了,积累了很多资源,但也没有说对每个学生都是一套程式,导师很注重个性发展,根据我的个人情况来合理的利用这些他们拥有的资源。
02成长反思
Q:认为自己哪里最打动Grinnell?
A:前面有提到,我很满意自己的文书,我没有把文书当成介绍自己的东西,更多的是讲好一个故事,以点见面。我也读过别人的文书,跟自己的文书读上去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当初写的时候没有很急于的去展现自己的优点、表现自己的长处,只是单纯的在诉说一个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和一些生活中的感悟而已,在这样的主基调下,我在与Ciel老师多次沟通调整,最后的成稿确实呈现出来的感觉很特别,很符合我自己的特质和性格。通过这篇文书透露出来的功利的味道会轻一些,让人感觉只是在读一篇故事一样,这样一篇文书并非真的是文采非凡,但至少会让人在读几十上百篇文书的时候有一种不同的感受。还有一个是活动方面,我没有把活动框选在某个范围之内,或者追求平衡,一定要有体育、要有竞赛什么的,也不是申社科就是只去做社科相关的活动,我什么事情都会尝试,比如:创过业、做过派对策划、也排过一些opera,在各个学校之间去表演。虽然这些事情表面上没有和我申的专业有很大的联系,我还是觉得做完就是令我很有成就感的事。
Q:对你来说最有意义的活动
A:我从9年级开始到现在,一直在做苏州图书馆的志愿者,而且平时周末会一直去图书馆自习。我突然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好像去图书馆都不是去看书借书了,而是把那边当成一个自习室来用。我觉得这个现象很有意思,我曾经读到一个社会学理论“人的行为是会先于价值观产生变化的”,人在自己的行为产生变化之后,会无形中改变价值观。所以我就想知道这样子的行为模式对将来社会的价值观会有什么样子的变化。我就在图书馆里做志愿者期间,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统计,同一时间我也大量阅读了社会学方面的书籍,有了相对扎实的理论知识后,结合我的实验结果最后完成了一篇关于公共空间在社会功能中迁移的论文。
Q:申请过程中有没有走过弯路?
A:11年级转轨本身就是极具挑战的选择,对我来说压力最大的就是标化考试非常紧张,并且我有段时间过分执着于标化,我SAT考了两次考到1500以上,托福大概考了五次吧,我就想要单次考到110以上,但其实就差个两分,后来也想通了,没必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如果再重新来一次,我会把更多时间放在提高校内成绩和做更多有意义的活动上,不仅是为了申请,对我自己来说意义也不一样。
03想对学弟学妹说...
Q:一些申请Tips
A:如果想申请文理学院的话,一定要做非常深入的院校调研,调研初期导师会帮我一起将每所学校的特点、要求、录取情况等做初步收集,之后就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去详细探究。文理学院不像综合大学,各所学校之间差异性其实非常大,每所学校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教学体系,所以全面的院校调研其实是要确定这所文理学院真的是我想要上的,需要事无巨细的去了解这所学校,有很多面试、校园活动等等,都会在官网上更新,需要去及时了解,及时跟进。像我个人在申Grinnell的时候每天都要去学校官网上面看一圈。很关键的一点,文理学院不是说你强你就能上,一定是学生和学校相互匹配的情况下作出的双向选择。所以,只有在有充分院校调研的前提下,才能有策略地在准备整个流程的时候把自己的价值观和学校的价值观契合起来。
Q:想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A:首先,不要为了申请去做某件事情,是要去真正做你想做的事情。我个人没有参加什么竞赛,也没有拿什么奖,就一直在做一些类似于图书馆志愿者的活动,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我不敢说这样的活动一定比参加竞赛、夏校、花很多钱做高端的活动那些同学好,但至少在结果上来看我并没有落后于别人。所以还是说真正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很功利的想这件事对申请有没有用,最后这些事都会有用的。也可以多听听学长姐的建议,我会去跟他们打听他们的就读体验,然后学校里的学生有什么特点?你们那时候申请的时候是怎么样去做这种事情的?等等…在申请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及时和导师沟通,他们在申请方面专业很多,当自己没方向或者不知道从何下手的时候,就去问问导师。还有就是:主动!特别是目前在体制内或者学校资源不丰富的同学,这点很重要。像我11年级前都在体制内,所以活动资源其实都是自己找的,我个人觉得想做的话,一定有办法一定找得到,比如我初中三年一直在博物馆里做向导,类似于讲解员的职能,这个不管是普高还是说走国际路线的同学,其实都可以报名,无非就是在体制内的时候,这件事对最后的升学没什么影响,大多数同学就选择用这些时间做做题补补课之类的。所以,资源是平等的,就看自己愿不愿意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