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links

斯坦福杨同学 | 拥有人文情怀的理工男

本周访谈嘉宾:新疆杨同学以下是杨同学带来的最新分享,为方便读者阅读,本文采用第一人称视角。
申请回忆录——斯坦福大学

 

1. 梦开始的时候
2. 斯坦福为什么会选择我
3. 一路以来的好帮手们
4. 未来想做的事
 
高一准备留学的时候,我没想到能冲到 Stanford 的高度。去年学长录取了 Stanford 之后,我突然觉得有一丝丝可能。我1月份托福考的是111分。最早我只是想冲一冲哈耶普斯麻,没想到我能拿到斯坦福录取Offer。

梦开始的时候
 

▲ 杨同学的人脸识别锁

我很小时候梦校是 MIT,我最早知道 MIT,是因为 MIT 的学生比较喜欢做恶作剧。在逐步认清自己的时候,我逐步发现其他方面和 MIT 没有太匹配。在认清自己是“拥有人文情怀的理工男”之后,我的目标也从 MIT 换成了 Stanford。最近大家可能会因为疫情和中美关系纠结之后去的国别,但因为我一直很坚定去美国,所以疫情也没有让我改变自己想法。

我的成绩基本只是符合门槛,不算高。回看我的申请季,可能活动的特色更能够让我脱颖而出。我没有那种看上去光鲜亮丽的活动,更多的是我在日常生活的中自己会做的事情。这些活动来于我对生活的热情以及我对不同专业的探索——电子工程、物理、计算机都是我的专业兴趣。

 

▲ 杨同学的课程表电子系统

 

斯坦福为什么选择我

 

我最开始是从小项目着手的。

我自己是班级学习委员。因为大家也经常会忘记具体的课程表,在学了Java之后,我用计算机编程,做出一个软件。这个软件能自动在教室的屏幕上显示出课程表。业余我也会做一些编程的拓展,所以之后也给它加了新的功能,同时也有文件上传的功能以及移动平台的应用。

我喜欢计算机也不是从玩游戏开始的,其实是拆计算机开始的。我自己也会编一些小程序,操作硬件,以及软硬件结合。但是计算机专业更偏向软件,而我更喜欢软硬件结合。数学是我比较喜欢的学科,我没有想把它作为专业,更多的是作为工具。

 
在经过一系列探索之后,我很明确我最想学习的就是电子工程。
 
寒假里,我在一个电子公司实习,我是那唯一的实习生。一开始进去其实没有经验,大部分是是看他们工作。当时我做了一件回收电路板的事情,研究那些能用的基站电源模块。因为小公司人也不多,所以我也可以好参与其中。
 
我小时候拆过一个鼠标,那是我当时第一次接触电路板,把两根线插到 220V 的电器里面,马上就炸了。初中之后,我的第一台电脑是 Sony 的,当时坏了,当时我就想重新再组装一下,所以我是从拆鼠标进阶成了拆电脑。同时我也运用了 Arduino,是一个公司产品,能够让处理器连接别的传感器,可以给它编程。
 
类似的项目也有特别多:研究单片机和人脸识别的装置、给我妈做了一个机器人臂、疫情时研究了地区间的数学模型……这些在申请表格的额外信息里面写了。
 
在做疫情项目的时候,我从丁香医生网上爬了数据、建模、数据拟合,预测后面的数据,从而显示各个省疫情的数量分布,每个省占比是多少。如果可以预测省的感染疫情,则可以优化后续的物资分配。后来的数据更多的是我自己凭兴趣去做。
 

▲ 杨同学动手制作

一路以来的好帮手

 

在这个过程过中,我在心理上有一些压力,我们届这一届就只有我一个人出国;除了我一个人之外,也没有人和我一起。考试讨论啊对答案之类都是不存在的,自己也有些孤独,我们学校压力也比较大,分数比较难保持。因为我们也是集中了新疆最好的一批学生,他们也很拼,目标明确,每年能有40多个北大清华,我自己是在新疆土生土长的,很多考试没有资源。我的奖项不是很强,活动有比较好 initiative。

 
在这个过程中,梁老师对于申请经验非常丰富,选校、专业方面对我的帮助也很大。当时决定早申斯坦福的时候,梁老师和我分析了斯坦福的录取分析,选什么专业可能更适合,对我综合能力的把控非常精准,我这个条件上大概能上哪。
 
当时梁老师提醒我做了 Viewpoint(益博国际能力提升工具),准备各种考试。还有就是面试。面试之前,益博又给我安排了面试培训和模拟面试,以及 Initialview 的报名和准备。
 
Rory 在我文书方面帮助很大。我是理科生,我的文笔不是很好。Rory 告诉了我怎么修改,初稿和终稿,一开始的故事没有终点,Rory 改完之后更有条理性,细节上更丰富一些,活动的展现,能力和带来的改变更重要。我的前招生官Roland也在我的文书上给与了很多策略上的指导。
 
我个人是非常非常感谢益博老师的一路陪伴。

▲ 杨同学设计的疫情数据分析系统

 

未来想做的事情

 

展望未来,最近还是能考好学校的考试,如果在学校的压力没有那么大,我会在学校的机器人社团和AI实验室,组织一些项目。学习一些英文,大学里面可能可能拜访教授,大一给小项目打打工,大二找实验,自己未来比较想做科研,本科读完工作1到2年,继续研究生和博士。

最后想给大家一些建议:

1. 标化成绩不用强求,活动方面不用太高大上。

2. 条件有限的时候,不用着急,多挖掘自己能做的事情,从中获得的体会。

3. 利用身边的资源,是学校比较看重的。

4. 坚持自己的初心。

我的目的其实就是像Stanford描述的那样,以人类文明的进步为最终目的,不管我进什么大学,只要一直保持努力和探索的状态,你的人生肯定会很精彩!

大学只是一个开始。我准备好了!

 


扫描二维码预约咨询
与我们直接取得联系